欢迎访问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艺术工程系
| 艺术工程系
艺术工程系
首页 > 主页 > 教育科研 >

【研培课堂】陈岸瑛教授做客非遗研修培训课堂 从艺术学视角解码非遗保护振兴之道

作者:艺术工程系 时间:2025-07-11 来源:未知

7月8日下午,2025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研修培训计划课堂邀请到荆州传统工艺工作站学术委员会主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陈岸瑛,他以《从艺术学角度看非遗保护振兴》为题,为学员们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启示的精彩授课。

6402ce35b6bc591fa80e371376548b89.png

课程开篇,陈岸瑛教授直指艺术学与非遗保护的紧密关联。他提出,从艺术学角度审视非遗具有三大核心原因:其一,中国非遗分类体系借鉴了艺术分类框架;其二,非遗研究为建构中国式艺术学提供了重要支撑;其三,艺术学研究方法能为非遗保护振兴提供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

通过对比国家级非遗名录分类与艺术学学科分类,陈岸瑛教授揭示了两者在体系架构上的内在一致性,强调非遗不仅是文化遗产,更是传统艺术的活态载体。他特别指出,非遗中的民俗项目并非单纯的生活习俗,而是“有艺术形式的民俗”。

课程结束后,学员们纷纷表示深受启发。来自传统工艺美术领域的学员表示,造物艺术与表意艺术的分类让我明确了创新方向,原来我们的工艺不仅是技术,更是“器以载道”的艺术表达。

此次授课为非遗传承人搭建了理论与实践的桥梁。非遗保护振兴需要回归艺术本质,既要守护传统艺术的独特基因,也要激活其在当代生活中的创造力。通过艺术学的视角,学员能更清晰地认识非遗的价值内核,助力他们在传承创新的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