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艺术工程系
| 艺术工程系
艺术工程系
首页 > 主页 > 专业介绍 >

金专 | 从故宫火到 B 站,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为你打开博物馆的神秘大门

作者:艺术工程系 时间:2025-04-19 来源:本站原创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文物作为社会活动的珍贵遗留,承载着厚重的历史、卓越的艺术价值和深邃的科学奥秘,是全人类共有的无价历史文化遗产。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为学术研究提供可靠的实物资料是守护人类文明的关键防线。截至2023年,我国博物馆数量达6565家,馆藏文物超过4000万件(套),但专业技术人员仅占文博系统从业人员的5.5万人,专业修复师稀缺,人才缺口显著接下来,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充满魅力与责任的专业领域。

一、专业溯源:崭露头角,扎根荆楚

2019 年,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艺术工程系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应运而生。学校充分整合自身丰富的教学资源,结合专业的长远发展蓝图,以服务地方区域经济文化为宗旨,精准对接现代文博产业、艺术领域等多元产业需求,明确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的专业定位。

2024 年,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受邀出席全国文物保护产教融合共同体大会,荣膺理事长单位。同年,学院艺术工程系主任王宗元、文保专业带头人胡威,前往河南洛阳职业技术学院与山东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就文保专业群建设及实训室构建展开深度考察交流,汲取先进经验,拓宽专业发展思路。值得一提的是,我校作为荆州地区唯一拥有校内博物馆的高职院校,为该专业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助力专业茁壮成长。

 image.png

二、人才塑造:德艺兼修,传承创新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是一门融合现代科研成果、传统工艺精髓与修复技术的独特学科,修复技能是其核心所在。我们致力于培养具备深厚艺术修养、扎实文物保护知识与精湛修复技能的专业人才。学生不仅要掌握文物修复的理论知识,具备出色的造型和制作能力,精通文物修复与保护的专业技艺,还要深入理解文物鉴赏理论。我们期望培养出的人才,能以敬畏之心面对每一件文物,熟练运用专业技能进行保护修复与研究;毕业后,在政府文博机构、各类博物馆、美术馆、考古研究单位等众多领域,从事文物保护、管理与修复等相关工作,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使者,在岗位上展现创新精神,具备强大的职业能力,从容应对市场变化。

image.png

三、教学亮点:博采众长,独树一帜

在教学过程中,严格遵循学校实践教学管理规定,深度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宝藏,不断丰富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教学内涵。为打造专业核心竞争力,依据自身发展优势和社会需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深入调研并持续论证,确保专业方向设置的科学性与适应性。同时,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融合传统师徒讲授与现代 师徒制的优势,促进校企、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专业发展道路。

 image.png

四、师资力量:精英汇聚,传道授业

目前,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已组建了一支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由高水平的专业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教师共同构成。13 位教师均来自国内重点院校与重要单位,专业能力和教学水平堪称一流,其中专任教师 8 人,外聘教师20人。此外,特邀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论系陈岸瑛教授、湖北荆州博物馆副馆长王崇礼教授、荆州文物保护中心党支部书记兼主任方北松教授、竹木漆器文物修复专家杜道子等行业权威,以客座教授、创业导师或教学委员会特聘专家的身份参与专业建设和实践教学,为学生带来前沿的行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image.png

五、课程体系:精心构建,全面发展

课程设置严格遵循国家教育部的基本要求,同时突出专业特色,涵盖专业基础、核心、拓展和方向四大模块。20252月,艺术工程系秉持"传承创新、跨界融合"的教育理念,携手荆州市文物保护中心开展深度校企教学联合合作。通过引进文保领域顶级专家教师团队,创新构建"双师协同+项目驱动"的教学模式,将文物保护的前沿技术与艺术创作深度融合。专家们将深入课堂教学一线,以真实文物修复项目为载体,开展案例式、研讨式、实践式教学这一创新举措显著提升教学质量,更将培养具有跨学科视野、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艺术工程人才,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图为荆州文保刘雪刚教授为文保2302班学生进行《青铜器文物检测分析》的授课)

    

六、实训就业:前景广阔,多元发展

(一)行业现状:需求激增,人才稀缺

我国文物资源丰富,古迹星罗棋布。随着文博事业的繁荣发展,亟待修复的文物数量持续攀升。但文物修复工作极为复杂,对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极高,不仅需要掌握专业修复技术,还需广泛涉猎历史、艺术、技术等多领域知识。据国家文物局统计,2022 年文博系统从业人员超 18 万,而专业技术人员仅约 5.5 万,其中技艺精湛的文物修复师更是稀缺,人才缺口巨大,这也为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的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二)就业方向:路径多样,前景光明

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虽看似小众,但就业对口性强。毕业生既可以进入文博单位、文化保护研究所从事专业的文物修复与保护工作;也可以投身艺术市场,参与艺术品收藏、拍卖、鉴赏等活动;还能在文史类自由撰稿、艺术作品修复、文物与艺术品经营、旅游、新闻出版、教育、文化创意等领域一展身手。凭借扎实的专业理论素养,毕业生还可在画廊、艺术经营机构从事策展、运营、推广、撰稿等工作,甚至可以选择自主创业,开启属于自己的职业篇章。

(三)校企合作:携手共进,协同育人

学校高度重视校企合作,与荆州市文物保护中心、武汉敖朝宗工艺有限公司、湖北创图文物保护有限公司等业内权威机构紧密合作,共建人才培养基地和校企实训平台。通过与业内专家学者的深入交流,共同探索文物修复技艺的创新应用,为专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助力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专业技能,实现从校园到职场的无缝对接。

        

文物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载体,长江艺术工程职业学院的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不仅是文物保护工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更在提升保护修复工作的科学性和创新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凭借在人才教育和培养方面的优势,将国内外先进理念与技术引入基层工作,为加强文物保护修复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贡献力量。

选择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就是选择与历史对话,用双手修复岁月的痕迹,开拓更美的历史画卷。欢迎广大学子报考文物修复与保护专业,一同踏上守护文化瑰宝的精彩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