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晨光漫过讲台沿,粉笔灰在光束里织成细雪,这位00后幼师正用指尖的温度,在三尺讲台铺展与幼教事业的初遇长卷。执教一年半的时光如同一阕宋词,上片是新荷初露的忐忑憧憬,下片正晕染着创新与传承的墨色。
蒋圆圆,女,黄冈师范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艺术工程系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专任教师,承担《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婴幼儿营养与喂养》《幼儿园活动设计》等核心课程的教学工作,学生专业技能竞赛指导教师。2023年度优秀教科研成果多媒体评选获得三等奖;年度“优秀教师”;2024年校级技能教师大赛团体一等奖;全国青年大学生数字国防教育创新创意大赛中获得“优秀指导教师”;2025“长艺杯”乡村工匠大比武中剪纸赛项一等奖。
当青春遇见童真,作为年轻的00后教师,蒋圆圆带着对教育的热情扎根在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八门主修课程在她手中化作实践的阶梯——《幼儿园活动设计》课上,她领着学生把课桌拼成童趣舞台,小组合作设计的角色游戏里,布偶熊会开口讲述绘本故事;《玩教具制作》课中,她带着学生将旧纸箱裁成蒙氏教具,彩绳与纽扣在掌心变成计数板,让环创经验随着剪刀声簌簌生长;最特别的是《烙画》选修课,她带着学生用烙铁在木板上勾勒传统纹样,当憨态可掬的卡通熊猫遇见非遗烙画技法,古老技艺便在幼教课堂上长出新芽。 她还把赛场搬进校园:非遗手工节里,组织学生积极报名参加比赛,既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又培养学生文化传承意识,那些在比赛中发亮的眼睛,正是专业素养与文化传承意识悄然生根的模样。
在蒋圆圆的课堂上,知识从来不是静止的文字,而是跃动的生命体验。她始终坚信,幼教专业的教学必须打破传统“填鸭式”教育的桎梏,让抽象的理论在真实的操作中生根发芽。在《幼儿园游戏》的课堂上,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学生们把课堂搬进婴幼儿实训室,在这里,学生们要完成“游戏设计师”的挑战:每组需要根据特定年龄段的发展特点,利用现场材料设计游戏方案。记得有个小组为2-3岁幼儿设计的“感官探险家”游戏,用不同质地的布料和安全的日常物品,完美诠释了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在《社交礼仪》课程的“仪态训练营”中,她设计了“镜像练习”环节,学生两两一组,互相纠正站姿、坐姿和手势;在“情境模拟”中,要求学生在模拟家长会、亲子活动等场景中展示专业仪态。最受欢迎的是“微笑训练”,她用专业的表情识别软件分析微笑的真诚度,评选“最具感染力笑容奖”。这些创新的教学方法不仅活跃了课堂,更让学生们真正内化了专业知识。
寒暑易节,她都会背着笔记本走进荆州的幼儿园。她到荆州本地幼儿园“蹲点”,观察保育员如何应对挑食幼儿、记录教师组织游戏的细节。这些经历让她的课堂多了许多“接地气”的案例——比如在《婴幼儿营养与喂养》课上,她会分享幼儿园用“食物彩虹图”解决偏食问题的实际经验。那些鲜活的画面,最终都沉淀为课堂上跳动的音符。学生们会明白:原来教育不是冰冷的理论,而是蹲下来看见孩子踮脚够不到的餐盘,是听见木马上摇晃的童谣里藏着的成长密码,用青春的热忱焐热理论的坚冰,让知识的清泉浸润每一颗破土的幼芽。
她常说,教育于她,不是获奖证书的烫金字体,不是单纯的职业的选择,而是一场以心印心的生命对话。教育最动人的地方,是那些真实发生的改变:当内向的学生在游戏设计课上主动举手,毕业生发来消息说“老师,您教的观察方法真的用上了”,蒋圆圆才真正懂得,所谓教学相长,就是我们彼此成就的过程。前路漫长,但她始终记得第一次蹲下来和孩子平视时,那双映着星光的眼睛。愿每个教育者都能如这般,做永远行走的播种人——在时光里埋下热爱,让成长在岁月中抽枝散叶,终成一片荫蔽童心的森林。
<< 上一篇:长艺金师 | 徐慧芳:技臻于美,漆承古韵,在命运转折点我毅然选择漆艺 ——湖北技术能手、工艺美术品设计专业教师徐慧
>> 下一篇:没有了